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图片新闻

张名位研究员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时间:2024-12-04 09:08 来源:院办公室 【字体:

  12月3日上午,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我院张名位研究员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并出席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是我院继黄耀祥院士获得该奖项之后时隔20年再获此殊荣。

图.jpg

图片2.png

  张名位自1993年从华中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一直在篮球博彩工作至今。2000年9月至2003年12月在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系做访问学者。2000年12月任篮球博彩副研究员,2003年12月任研究员。2000年10月至2009年11月任篮球博彩生物技术研究所/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2009年12月至2019年11月任所长,2019年5月起任篮球博彩副院长。现兼任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特医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Food Frontiers杂志科学主编。

  张名位立足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长期从事食品个性化营养设计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重点聚焦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个性化营养食品研究开发,创建了农产品基质型营养食品精准加工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在黑色营养食品、亚热带果蔬功能食品和特医食品的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撑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5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32件,核心专利获中国专利银奖和广东专利金奖,并获广东杰出发明人奖;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200余篇,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获批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神农领军英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30余年来,张名位一直奋战在科研一线,主持建设了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特医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平台;带领的功能食品创新团队先后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广东省特支计划本土创新创业团队,并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培养的团队青年科技骨干先后入选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神农青年英才,并获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广东省丁颖科技奖等,为推动我院农产品加工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地区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中国杰出科学家,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物学家李家洋院士。另有33位科技工作者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2位科技工作者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30年来,共遴选奖励了1638位杰出的科技工作者,成为我国社会力量创建科技奖项的成功典范,为激发我国科技发展的活力、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名位个人事迹:

  张名位立足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长期从事食品个性化营养设计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重点聚焦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个性化营养食品研究开发,创建了农产品基质型个性化营养食品精准加工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在黑色食品、亚热带果蔬功能食品和特医食品的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撑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一、创立黑色粮油资源全组分加工科学技术体系,催生千亿级的黑色食品新产业

  针对我国黑米、黑大豆和黑芝麻等黑色粮油资源中“黑色素”与其健康功效的关系不清楚、加工转化无法沿用普通粮油的加工技术、工业化产品少、未形成规模化产业等突出问题。自1995年起张名位带领团队,创建国内外最大的黑色粮油资源营养品质数据库,明确黑米和黑大豆色素为花色苷类、黑芝麻色素为酚类与苯丙氨酸类共聚形成的复杂高聚物,并率先确定其构成谱。确证“黑色素”改善糖脂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延缓衰老等主要生物活性,并揭示其量效构效关系。探明加工过程中“黑色素”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互作规律及其体内消化代谢特征,创新性提出全组分加工是实现黑色粮油“黑色素”稳态增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打破普通粮油原料常规加工思维,攻克黑色粮油食品加工共性关键技术,发明过热闪蒸灭酶技术,突破黑色粮油原料易酶促氧化酸败制约其产业化利用的关键“卡点”。研发原料浸润调质挤压膨化、湿法研磨粉碎、高速旋切混合等成套加工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创建黑色粮油全组分加工技术体系,“黑色素”的稳定性提高3倍、生物利用度提高2倍。创制出不同人群专用营养代餐和主食制品30多种,指导企业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技术和产品在广西黑五类集团和惠尔康集团等20多家企业应用,催生出黑色食品新产业。据统计,目前年规模已超1200亿元,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特色产业。主持完成的成果“黑色食品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及产业化利用”获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二、创建亚热带果蔬功能食品设计加工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引领营养健康导向的农产品高值化利用

  针对荔枝、龙眼、沙田柚、苦瓜、山药、葛根等“食药同源”亚热带果蔬的健康价值挖掘不充分、精准加工技术缺乏、高值化产品少、产业效益不高等突出产业难题。自2003年起张名位带领团队创建亚热带果蔬原料复杂基质中“组分挖掘-结构解析-靶点识别-机制确证”的多组学分析技术平台,构建首个典型亚热带果蔬活性组分结构特征数据库,率先表征出荔枝龙眼多糖以阿拉伯半乳聚糖为主的结构特征,鉴定高活性酚类和三萜类新化合物136个,揭示其多糖、多酚和三萜增强肠粘膜免疫稳态、提高免疫力和改善代谢综合征等健康效应机制,为亚热带果蔬功能食品设计加工奠定了理论基础。

  突破亚热带果蔬多糖、多酚和三萜等活性物质物理场耦合酶解柔性释放提取与生物改性关键技术,发明基于多糖靶向降解增效的原料酶解发酵整体利用技术,活性物质提取率提高85-120%,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提高 2-2.5倍。创建亚热带果蔬功能食品设计加工技术体系,开发出免疫增强口服液、保护胃肠功能和改善睡眠颗粒冲剂功能食品 10余个,实现原料增值8-10倍。技术和产品在无限极(中国)、完美(中国)和广东生命一号药业公司等20余家企业产业化应用,引领了特色农产品的高值化加工发展。主持完成的成果“营养健康导向的亚热带果蔬设计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首创农产品基质型特医食品设计策略并突破精准加工关键技术,创制自主产品打破欧美品牌市场垄断

  针对我国特医食品受国外技术壁垒制约,市场长期由欧美品牌垄断,而国外产品采用分离型营养素配制加工模式,食品风味不足、渗透压偏高,与中国人的肠胃匹配性差等突出问题。自2000年起张名位带领团队率先提出以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农产品基料代替分离型糊精、淀粉和蛋白质等工业化配料的“中国化”特医食品加工策略,挖掘出一批特医食品专用农产品原料,探明其影响产品稳定性和营养素均匀性的加工调控机制,研发产品精准营养设计智能化系统,破解了复杂基质难以保障产品营养精准性的技术难题。

  发明农产品基质酶解耦合挤压膨化加工技术与成套装备,破解了其预消化性不高、粘度大制约管饲应用的关键“卡点”。发明脉冲气流混合、高压射流纳微乳化、DSI 杀菌等成套关键加工技术与核心装备,突破乳化体系难稳定、营养素易失稳失活等技术瓶颈,研发出满足糖尿病、肿瘤等12种特定疾病专用的自主产品 20多个,打破欧美品牌市场垄断。经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等临床试验,产品对病人营养改善效果总体与欧美品牌相当,但渗透压低20%、病人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54%。核心技术获中国专利银奖和广东专利金奖。技术在广州力衡临床营养品公司、时代生物科技(深圳)公司等转化。“力衡”品牌产品在全国3000多家医院持续应用20余年,累计服务患者超千万人,推动我国特医食品实现由“跟跑”向“并跑”跨越。主持完成的成果“营养代餐食品创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0年来,张名位一直奋战在科研一线,还主持建设了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特医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等一批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平台;领衔的功能食品团队入选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广东省创新团队,并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为推动我国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